八一飞行表演队成立56周年,珍贵老照片批量公开297
今天,1月25日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 成立56周年纪念日
飞行表演是一种 绚丽多姿、惊险壮美的特技飞行 世界各国飞行表演队的基本使命 就是通过特技飞行表演 充分发挥飞机性能 展示飞行员的精湛技艺和职业素养 彰显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化 作为一支担任飞行表演任务的 航空兵部队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是一面“窗口” 56年 它用自信奋飞的铁翼告诉世界: 这是中国空军 这是中国力量,这是中国精神!
长小档案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蓝天仪仗队”的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 组建于1962年1月25日 当时称“空军护航表演大队” 1987年被重新命名为“八一飞行表演队” 其主要任务是 对外迎宾和礼仪特技表演飞行 56年来 从歼5到歼10 八一飞行表演队先后历经6次换装 进行了660余场飞行表演
歼5时代 1962—1974 资料图:歼5表演机8机编队
在歼5时代,表演队共完成了56次迎宾任务,主要执行8机护航任务,表演水平达到单机、双机、三机、四机和六机。
歼5时代的表演队白手起家,条件十分艰苦,但上级命令一下,各部队抽调的官兵二话不说,不管是高职低配的,还是面临提升的干部都迅速报到集中,马上投入部队的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算什么,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经验,飞行表演的一片空白,把表演队官兵推上了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
老一代表演队飞行员抱着就是自己撞下去,摔下去也要闯出一条路的信念,驾驭飞机艰难探索,把编队距离从距离30米到20米、10米、5米、3米、1.5米逐渐接近,每缩短一段距离就是向危险靠近一步。
经过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千百次的反复摸索,终于摸到了飞机尾流和涡流的影响范围,得出上千个数据,为确定护航、表演队形作出了贡献。
歼6时代 1974—1980 资料图:歼6表演机4机编队
1974年5月,表演队完成了组建之后的第一次改装,由歼5型歼击机,改换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歼6型歼击机。
歼6是第一代超音速歼击机,同时也属于第二代喷气式歼击机,具有里程碑意义。表演队用它的歼6型歼击机,迈出了超音速特技飞行表演的第一步,在那个历史时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空军强悍的近距离战斗力,显示了我国强大的国土防空实力。
歼教5时代 1980—1995 资料图:歼教5起飞
歼教5时代的表演队,进入了自组建以来最辉煌的时期,完成表演任务97次。
20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强国纷纷组建飞行表演队,国际飞行表演舞台一场没有战争硝烟的竞技骤然而起,但大家都被安全问题所困扰,通常飞到四机、六机,就到了极限。
而八十年代初的表演队和它的歼教5型教练机,实现了令世人惊叹的九机飞行表演,还创造了当时绝无仅有的九机上、下分组开花、水平开花等高难动作,从而使我们的表演技术迈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歼7EB时代 1995—2005 歼7EB时代完成表演任务107次。换装歼7EB型表演机,使八一飞行表演队走进新纪元。
表演队经过上千次探索,先后攻克了4机同时起飞、单机低空水平多次快滚、4机菱形向上开花、6机楔形俯冲斤斗等世界级高难动作。1997年10月,八一飞行表演队在经过两年多的“沉寂”后再次亮相,精彩的动作震惊世界。 歼7GB飞机时代 2006-2009 歼7GB时代参加国庆60周年大阅兵由于歼7EB型表演机已经飞到最高年限,因此换装歼7GB。
此次换装的新型表演机和歼7EB型机在外观上有些细微的差别,座舱后面的天线变成了圆碟型顶盘,就像预警机那样,只不过要小得多。这种改变使得飞机的通信性能得到增强。
但新型表演机和歼7EB型机最大的区别还是在机载设备方面。比如座舱内的一些开关设计更符合表演操作,增加了监视系统,还加装了编队灯等。这些都更利于操作,更加人性化。
歼10时代 2009-至今 60周年国庆阅兵是歼7GB在表演队中的最后一次亮相。国庆后八一飞行表演队整体换装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歼10战斗机。
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故事
56年 八一飞行表演队“白手起家” 从最初的“一片空白” 到如今走出国门在海内外飞行表演 传播大国空军文化 它的背后有很多小故事
“国家大礼,万无一失” 资料图: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批执行任务飞行员
1962年以前,中国空军没有专门的飞行表演队,遇有外事活动或重大节日需要进行飞行表演活动,都是临时抽调空军部队的飞机及飞行员组成临时编队。
1961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来华访问,提出要8机护航。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空军某师承担了这一任务。苏加诺来访这天,8架歼击机护航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周总理提议,空军成立一个专门的护航表演单位。1962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空军“护航表演大队”正式成立。
周总理说:“表演队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存。”
刘少奇要求表演做到:“国家大礼,万无一失。”
首次飞出国门: “中国空军飞行员飞得最漂亮!” 莫斯科航展上的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
2013年8月,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飞出国门参加莫斯科国际航展。
莫斯科航展的公众开放日连续遇到阴雨天气,八一飞行表演队的特技表演,都是在多云量条件下升空,在“大机群”表演中当先锋、打头阵。他们成功表演的单机大仰角上升、双机剪刀机动对头交叉、三机上升横滚解散、四机菱形编队、五机水平开花、六机低空盘旋等21个高难度动作,充分展示了高超的飞行技能。
俄罗斯空军上校伊兹维科夫表示:“中国空军飞行员在这次航展上飞得最漂亮!”
海外华人在迪拜看空军飞机: “从来没像现在这样为咱中国人自豪!”
八一飞行表演队2017年11月参加迪拜航展,许多中国公民结伴欣赏飞行表演,并全程举着五星红旗呐喊。
来自江苏徐州的一位年轻小伙儿说:“中国空军的每一场表演我和同事们都看了,许多外国同事都向我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空军厉害。看到八一飞行表演队在蓝天上绽放的彩虹和花朵,让我想起了家乡。出国两年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以作为中国人而自豪。”
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说,小微企业在国外闯荡很难,八一队给了中国小微企业底气和鼓舞,她多次海外参展,但从来没有这次自信。航展期间她常对来洽谈的外商说,“中国空军正在天上表演,中国产品的质量是非常可靠的”。
飞行员,踩着钢丝的舞者 余旭在珠海航展的留影。
2016年11月12日,就在空军纪念日的第二天,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在河北唐山进行飞行训练中发生一系列事故,中队长余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年仅30岁。
余旭是中国培养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是首位驾歼-10飞机飞上蓝天的女飞行员。
莫言国家无战事,但见军人有牺牲。从空军成立至今,有2000多位飞行员献出了宝贵生命。
飞行员是踩着钢丝的舞者,用勇气和无畏为时代而舞。
飞行员是叩问天门的集体,用使命和信念为祖国而飞。
经典飞行动作
“八一”飞行表演队 目前使用的歼10表演机 已形成单机、双机特技动作 四机、五机、六机特技编队表演能力 当你震撼于飞行表演那令人 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的蓝天之舞时 你可知道 这些优美舞姿的背后 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有什么样的技术含量? 下面 就让我们看几个经典飞行动作
单机大仰角上升 仰角最大为80度,飞行员要承担八九个G的高载荷。这个动作可用于摆脱敌机“咬尾”的不利态势,迅速占据高位,扭转战局。
单机小速度平飞 飞行员要使飞机减速平飞,需要增大飞机的仰角,还要加油门保持飞机的平衡。当速度降至200公里/小时,油门也加到了最大,此时飞机的姿态、发动机的状态都接近临界点,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飞机失速、发动机停车等严重后果。
双机剪刀机动对头交叉 两架飞机分别从跑道的两侧向对方飞来,在观礼台的正前方对头相遇,随后双机同时拉升,飞机交叉上升后还进行了横滚动作。这一动作在全世界的飞行表演中,难度非常大,十分惊险。
双机绕轴滚转 一架飞机保持平飞,另一架飞机在横侧面内绕着前机作360度大半径连续横滚飞行。此动作观赏性非常强,同时可以展现出飞行员在低高度状态下连续滚转时对飞机状态感知和精准的操控能力。要求两个飞行员之间的配合要相当信任且默契。
三机编队扇形解散
四机垂直向上开花 四机以高度100米、速度800—850公里/小时的速度拉起。在向上垂直90度时,各机同时分开,形成相互间隔90度的花瓣。
四机同步横滚 在长机的统一口令下,四机各自完成360°滚转,在低空高速状态下,四机既要保持好编队的队形,还要完成滚转,难度系数可想而知。在飞机横滚过程中,飞机与飞机之间存在短时间的盲区,也就是说,在横滚时,飞行员看不到前面的飞机。举个例子:我们在行走时,如果失去了前面的参照物,那么就不可能沿着直线走下去。
五机水平向上开花 飞行员在超密集队形低空高速的条件下,完成水平开花动作,既要有统一的协调,又要有准确的方向感,否则任何一架飞机在坡度、载荷、角度等方面有丝毫的不协调,都会影响观赏效果。
六机三角队大坡度盘旋 整个编队之间的距离只有3米,高度差仅仅是一米,属于低空超密集编队,对天气和气流的要求较高,要求飞行员的注意力要非常集中,动作也要非常符合规范、保持一致,相互之间的协同也要保持十分默契。
珍贵影像
让我们通过一组老照片 回味八一飞行表演队的风采 资料图:1965年9月29日,印度空军参谋长学校考察团观看飞行表演。 资料图:1967年6月22日,赞比亚国防部长兼空军司令与飞行员合影。 资料图:1968年6月20日,坦桑尼亚总统雷尼尔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下观看飞行表演。 资料图:1976年6月12日,法国居伊梅里上将向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员赠送纪念品。
资料图:1977年10月8日,英国助理国务次官在师长李晓业陪同下观看飞行表演。 资料图:1977年10月26日,瑞典空军司令斯蒂格辛内格伦上将正在观看飞行表演。 资料图:1978年,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向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介绍飞行表演情况。 资料图:1979年9月24日,西德国防委员会主席参观八一飞行表演队飞机。 资料图:1981年5月24日,泰国空军司令帕年辉上将和空军司令员张廷发与飞行员合影。 资料图:1984年4月21日,圣多美普林西比革命武装力量总参谋长贝西加斯观看飞行表演。 资料图:1985年10月5日,美国空军参谋长加布里埃尔与飞行员亲切握手。 资料图:1985年11月30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吴振宇大将与八一飞行表演队队长谷信握手。 资料图:1986年5月30日,法国空军参谋长卡安荣上将与飞行员亲切握手。 资料图:1986年10月10日,美国国防部长卡帕斯与飞行员亲切握手。
八一飞行表演队 飞出中国军队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