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拜谒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纪念园实录


探访空军向地方提供的国防教育装备之十八


裹尸马革南瓜店   十里长山忆英烈


--拜谒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纪念园实录



 按:探访“空军向地方提供国防教育装备”的管理保护实情,缘于网上的一个帖子。


 今年2月26日,网上和微信圈一篇“请给这架功勋飞机一个归宿--六安市人民公园的米格15处境已岌岌可危”(见附件)的帖子,引发广大网民高度关注,尤其是来自空军的退役和现役军人的感情受到极大刺激;还有一些战友反映:这样的事例不仅六安有,别的地方也有。于是,我们接受领导和战友的委托,开始了这次长途探访。


 第一阶段探访,主要是今年空军向地方提供的30件国防教育装备的接收单位,目前,我们已经出动四次,从6月13日到7月12日,历时30天,行程15511.7公里(其中长途驾车达11200多公里),从东北兴凯湖畔的“东北老航校”到海南儋州的川棉中学,从东海洞头岛的“海岛先锋女子民兵连”到湖北宜城十里长山的张自忠将军殉国地,走访了24座城镇的20个接受单位。


 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有喜有忧。探访结果,将在网上逐一发布,还将写出专门的调研报告,详尽报告各地接收空军提供的退役装备的管护实情。




 2018年7月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这次探访工作的第18站:湖北宜城。


 宜城是张自忠将军殉国的地方,张自忠将军是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方面在战场上壮烈殉国的最高将领。

 1940年5月,张将军东渡襄河,与日军浴血督战。5月16日在十里长山沟沿里一线遭敌反噬,他先后两次派部队送走苏俄顾问和总部文职人员及伤兵,自已力战不退,于当日下午4时血洒湖北宜城十里长山,享年49岁。

 宜城的张自忠将军纪念地有两处,一处在市内烈士陵园,叫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另一处在宜城南瓜店,叫张自忠将军纪念园。两处相隔几十公里,我们上午拜谒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下午拜谒了张自忠将军纪念园。



 读着张将军的事迹,看着一件遗物和一幅幅图片,令人心神震憾,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大英雄,是一位令高山低头,河流低吟的盖世英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78年了,但他仍然矗立在高山之巅,仍然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史料记载:张自忠(1891-1940) 字草忱,山东临清人,抗日将领。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1937年,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锋直指徐州,志在夺取这一战略要地。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伤亡惨重,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茶叶山下崖头,刘家湖阵地失而复得达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当日军攻破第五战区第一道防线,直扑襄阳、枣阳时,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领预备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他写信给河东的第五十九军,“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渡河后,张自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重创日军,并截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在日军以重兵对张自忠将军进行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弥留之际,张自忠将军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旋即拔佩剑自戕,一代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率部截敌后路并阻敌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后,重庆成千上万的人们哭拜英灵,为其送葬。他的部下悲愤地唱着复仇之歌:“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表示要坚决为张自忠将军报仇。翌年5月,其部在当阳地区将围攻张自忠将军的日军酋首横山武彦击毙。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将张自忠烈士墓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并于1986年10月,由民政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相继恢复了“张自忠路”的名称,以示对这位抗日烈士的永远纪念。


 现在这个座落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襄沙大道55号的张自忠纪念馆就在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建于1991年,是湖北省政府核定公布的省级纪念馆。馆内以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为主,辅助于名人题词刻碑展览。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陈列较为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了革命斗争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建于2015年,宜城市委市政府斥资兴建包括新纪念碑、阶梯式步行道、牌坊、广场、公路等。


 在老纪念碑后面矗立起一座5米宽、16米高的新碑,为老碑阻风挡雨。这座纪念碑的尺寸,代表了张自忠殉国的日期:5月16日。而新建的牌坊,上书蒋中正题写的“英烈千秋”四个大字,牌坊左右的石柱上是董必武题写的“裹尸马革南瓜店,将军忠勇震瀛寰”。一条8公里长的崭新柏油路,将纪念园和218省道相连,方便更多的人前来祭拜瞻仰。


 站在长山顶向山下望去,可以看到远处一座水库的轮廓,这是杏仁山水库,也是当年枣宜会战的主战场。张自忠和他身边的少量士兵,从杏仁山下的沟沿里且战且退,最后的战斗,就发生在长山的半山腰上。


 沿着阶梯走到半山腰,可以看到围栏圈起了一块山坡,还裸露着山石和灌木,当地老百姓管这里叫“血窝”。在打扫战场时,老百姓在这里发现了一大摊血迹,还有一块印章。这块印章,后来被证实是张自忠的遗物,“血窝”也因此被确认为张自忠殉国的地方。


 沿着自山顶纪念碑而下的台阶,走过牌坊,前行500米左右便是同难官兵墓。据史料记载,当时和张自忠一同殉国的官兵共有500余人,而根据公墓记上的记载,500余位殉国者中,留下姓名的仅有张敬、洪进田、马孝堂、史全胜等12人,绝大部分将士的遗骨由当地群众集中安葬于此。张自忠研究专家介绍说,战后不断发现遇难将士的遗骨,当地老百姓便用背篓,送到同难官兵墓里。


 圆形的同难官兵墓,由高大的松柏紧紧包围,树上不时传来鸟鸣声声,墓边摆放着祭奠者敬献的花篮。对面的石墙上有几处浮雕,再现了张自忠从1933年开始对日的一系列作战历程:长城抗战、淝水战役、驰援临沂、随枣会战、枣宜会战。


  我们前往拜谒时,不断有人前来瞻仰。许多青年学生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今年,这一纪念园将接收空军提供的国防教育装备有歼-7型飞机一架。目前,他们已经做好了接收飞机的准备工作。

谢  谢  收  看

摄影:科峰、军盈

制作:儒子


欢迎登陆《中国老龄飞机网》查看更多老龄飞机服务

网址:http://www.zgllfjw.com/

北京华戎冠兴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南洛东街8号院

邮编:102403

E-mail : 13701064368@163.com

电话:010--89343196//81311478

手机:18511933435//13911251532

联 系人:张先生    郭先生